2025年4月18日,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方光電,代碼:688665.SH)正式發布《2024年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系統呈現了四方光電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創新實踐和成效,也彰顯了作為科創企業,在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及應對全球性挑戰中的責任擔當。
深化ESG戰略,以全球視野構建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四方光電已經成為國內外智能氣體傳感器和氣體科學儀器行業的重要代表企業,“四方光電"及“CUBIC"這個品牌逐步在全球市場得到認可。
四方光電董事長熊友輝博士指出,在全球化產業鏈深度重構的當下,四方光電深刻認識ESG不僅是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更是企業構建長期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基石。不同于單純基于財務指標的評價體系,ESG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更強調企業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作為一名社會公民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企業需要形成更加全面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管理框架和制度,形成企業自下而上、各業務單元自我驅動、漸進式改進、不斷迭代的良性循環系統,提升綜合競爭力。
基于對行業趨勢與利益相關方訴求的深度洞察,公司創新提出ESG戰略“I-GROW增長金字塔",系統梳理出研發創新驅動、人才生態構建、可持續供應鏈建設、綠色低碳轉型、 客戶價值深化五大關鍵實質性議題,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展示出做好ESG的決心,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方光電創新提出ESG戰略“I-GROW增長金字塔"
技術賦能低碳環保,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不僅是公司社會責任的體現,更是確保公司長遠競爭力和穩健發展的基石。四方光電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堅持推進有效降碳控碳行動,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進步。
依托多元化氣體傳感器技術平臺,四方光電通過技術創新與政策導向緊密結合,深度響應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及碳中和戰略需求,自主研發了用于溫室氣體監測、甲烷排放監測、室外粉塵監測、固定源/移動源污染監測的多款創新產品,充分展現環境氣體監測技術在環境治理與工業減排領域的突破性應用。
公司制定的《四方光電環境與氣候行動管理規則》中,全面覆蓋了氣候變化、能源管理、循環經濟、水資源管理、空氣質量和噪聲管理等領域。將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重點,積極支持《巴黎協定》的全球變暖目標。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或外購綠電,致力于實現低碳運營目標。目前,公司技術中心以及嘉善園區兩個綠電光伏項目落地,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為118萬度,減少排放二氧化碳804 噸,總部園區1140kW光伏工程即將落地,預計綠電自給率提升至20%,為“雙碳"目標提供硬核支撐。
光伏發電助力節能減排
在百年變局與產業變革交織的時代洪流中,四方光電正以ESG為戰略支點,構建"技術前列-商業成功-社會價值"的良性循環,用持續的技術創新與責任擔當,詮釋著中國智造向全球價值鏈攀升的進化邏輯,讓“CUBIC"成為全球信賴的可持續發展企業。